由一场突然取消的花木展会所想到的行业问题
2018-8-13 9:26:03 点击:
近日,一则爆炸性新闻在业内流传——2016第二届中国西部(成都)园林花木交易博览会因未经相关部门备案,涉嫌违反逐项规定,工商部门责令取消。说来也纳闷,迟不取消,早不取消,偏偏是在开幕会的前一天取消,这让各地过来参展的嘉宾措手不及。不过,对于该事件背后存在的问题还需我们去深思,花木行业怎么了?为什么定好的展会说取消就取消?背后事实的真相是什么?而笔者关注到的是近年来让那么多苗木人趋之如骛的会展、交流会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苗木会展的新常态秩序该如何建立?
众所周知,举办展会可以拉动经济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会展产业往往受到当地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园林绿化产业是一个生态产业、形象产业、朝阳产业,存在着入行门槛低、产业发展体系尚不完善等的特点。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各地花木展会活动频频,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园林绿化行业大大小小的展会、交流会等多达上千次,园林绿化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每届苗木展会过后主办方马上就公布成交额,动辄就破亿,而且一届比一届高,同时这一数据也成为评判会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下一届能否招商成功的重要依据,对于这一数据的真伪笔者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去看待这些数据,相信其中真伪度不难辨清。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由诸多因素造成,笔者例举认为以下几个为重要因素。
1、地方政府“政绩”导向行为
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向来离不开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近年来,全国各地大搞、特搞花木经济,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花木之乡,为了扩大地方花木的影响力相继举办一些展会,初期还是得到认可的,但是随着地方政府参与力度的增大,一些苗木会展逐渐成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令人担忧。
2、苗木会展审批制度不够完善
笔者之前看过一篇文章,着重阐述会展行业的乱象丛生,蕴藏着巨大风险,笔者认为苗木行业的会展亦是如此,近几年的花木热,无论是哪级政府部门或者说协会团体都可以举办一届花木行业展会,再加上一些非主流媒体不明事实的大肆宣传,一届又一届的会展又一次“成功”举办了。
众所周知,举办展会可以拉动经济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会展产业往往受到当地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园林绿化产业是一个生态产业、形象产业、朝阳产业,存在着入行门槛低、产业发展体系尚不完善等的特点。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各地花木展会活动频频,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园林绿化行业大大小小的展会、交流会等多达上千次,园林绿化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尤其是近年来,每届苗木展会过后主办方马上就公布成交额,动辄就破亿,而且一届比一届高,同时这一数据也成为评判会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下一届能否招商成功的重要依据,对于这一数据的真伪笔者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去看待这些数据,相信其中真伪度不难辨清。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由诸多因素造成,笔者例举认为以下几个为重要因素。
1、地方政府“政绩”导向行为
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向来离不开地方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近年来,全国各地大搞、特搞花木经济,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花木之乡,为了扩大地方花木的影响力相继举办一些展会,初期还是得到认可的,但是随着地方政府参与力度的增大,一些苗木会展逐渐成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令人担忧。
2、苗木会展审批制度不够完善
笔者之前看过一篇文章,着重阐述会展行业的乱象丛生,蕴藏着巨大风险,笔者认为苗木行业的会展亦是如此,近几年的花木热,无论是哪级政府部门或者说协会团体都可以举办一届花木行业展会,再加上一些非主流媒体不明事实的大肆宣传,一届又一届的会展又一次“成功”举办了。
- 上一篇:傅庆军:科技给押花艺术带来无限遐想 2018/8/14
- 下一篇:丽水:多肉“萌物”走俏市场 拼盆商机无限 201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