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的营造住区休憩空间
2018-5-24 17:29:33 点击:
住区休憩设施,是公共休憩环境中与居民各类休憩行为相适应的物质内容和物质承担者,这些设施是否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涉及设施的适应性问题。本文主要从规划设计角度,分析住区小尺度休憩空间的适用性。
从环境行为学角度来看,小尺度空间是易于为人们把握和建立有效控制的空间,这些空间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变成了占据者的"私人空间"或"小群体空间"。因而,"小尺度"是相对于小区整体休憩空间而言的,因为与居民日常活动的贴近而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住区内部的大量日常休憩活动,是居民的散步、逗留、观望、交谈等活动,多数都与室外公共休憩空间中的可坐设施有关,住区休憩环境中可坐设施以及可以吸引人们驻足的小尺度空间,对住区休憩生活质量起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可坐性通常可以从几方面理解:(1)就座设施的布局和位置是否便于人们日常使用;(2)就座设施的位置、距离和方向,与道路、绿地、小广场等的相互关系;(3)就座设施本身的组合关系;(4)就座设施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及其舒适性。
观察住区居民步行与停留活动可以发现,步行者最可能在一个逗留支撑点停留下来。在两个支撑点之间无变化的空旷区域停下来,显然会使他们感到有些不自在。这个逗留支撑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支持物,如转角、柱子、路灯等,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某些活动。
从环境行为学角度来看,小尺度空间是易于为人们把握和建立有效控制的空间,这些空间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变成了占据者的"私人空间"或"小群体空间"。因而,"小尺度"是相对于小区整体休憩空间而言的,因为与居民日常活动的贴近而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住区内部的大量日常休憩活动,是居民的散步、逗留、观望、交谈等活动,多数都与室外公共休憩空间中的可坐设施有关,住区休憩环境中可坐设施以及可以吸引人们驻足的小尺度空间,对住区休憩生活质量起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可坐性通常可以从几方面理解:(1)就座设施的布局和位置是否便于人们日常使用;(2)就座设施的位置、距离和方向,与道路、绿地、小广场等的相互关系;(3)就座设施本身的组合关系;(4)就座设施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及其舒适性。
观察住区居民步行与停留活动可以发现,步行者最可能在一个逗留支撑点停留下来。在两个支撑点之间无变化的空旷区域停下来,显然会使他们感到有些不自在。这个逗留支撑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支持物,如转角、柱子、路灯等,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某些活动。
- 上一篇:小区景观应与人更贴近 2018/5/24
- 下一篇: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未来发展 2018/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