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南京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2018-6-1 16:30:07 点击:
“十一五” 期间,广州积极推进 “青山绿地工程” 二期和 “迎亚运工程” 建设,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一是构建城区森林绿化体系。构建了中心城区39.2万亩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体系,构建了448万亩的城市周边绿色生态屏障。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公益林的生态等级得到提升。城区见地栽树,高架道路、楼房立面、屋顶得到充分绿化。二是建设近郊森林公园。建设和完善了帽峰山、火炉山、龙头山、大夫山等近郊重点森林公园,并新建天麓湖省级森林公园。建立了广州第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51个,总面积达117.9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6%.广州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借鉴广州经验,南京应加快 “生态南京” 建设步伐,构建南京生态安全网架和功能体系。一是要锁定国家生态市的创建目标。全面改善空气、水环境、生态质量,提高能源、土地、水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公众环境满意率。二是要保护重要生态区和控制开发强度。着力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守 “生态红线” ,防止生态用地受到蚕食和破坏。走内生增长和绿色发展路径,严格控制国土和长江岸线的开发建设强度。三是要优化城区绿地系统和空间布局。见缝插绿,做精做细园林绿化,推行屋顶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化品质。四是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功能和生态敏感地区,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建设,应着力加强生态保护,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这些地区进行生态补偿。
借鉴广州经验,南京应加快 “生态南京” 建设步伐,构建南京生态安全网架和功能体系。一是要锁定国家生态市的创建目标。全面改善空气、水环境、生态质量,提高能源、土地、水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公众环境满意率。二是要保护重要生态区和控制开发强度。着力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守 “生态红线” ,防止生态用地受到蚕食和破坏。走内生增长和绿色发展路径,严格控制国土和长江岸线的开发建设强度。三是要优化城区绿地系统和空间布局。见缝插绿,做精做细园林绿化,推行屋顶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化品质。四是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功能和生态敏感地区,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建设,应着力加强生态保护,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这些地区进行生态补偿。
- 上一篇:景观路旁的遗憾 2018/6/1
- 下一篇:风雨之中 行道树为什么这么容易倒 2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