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步骤技术
2018-11-23 8:52:01 点击: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由测量队用全站仪根据复测无误的导线点坐标实地放出桩位,并设置好定位控制桩,报监理工程师复测核准。
(3)施工准备
钻孔桩施工场地范围内进行清理,整平并夯实。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钻机性能和工程规模大小,做好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包括制浆池、储浆池和沉淀池)。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4)机械设备的选择和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桩的孔径、孔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机具设备、材料供应、以及劳力来源等因素,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研究,拟选用冲击钻及其配套设备。
2)钻孔灌注桩所需的混凝土由项目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供应,拌和能力满足要求,混凝土的运送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
3)储料斗容量应能满足首批灌注混凝土所需要的储备量要求。
4)主要机具设备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和调试,确保正常使用。
(5)护筒埋设
1)护筒采用钢护筒,高3-4米,特殊情况下采用双层护筒。
2)护筒内径比桩径大300mm左右。
3)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基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20mm,竖直度偏差不大于1%。
4)护筒顶端高出地面0.3米及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2.0米。
(6)泥浆制备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塑性指数大于25)(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桥规》表8.7.3规定。
(7)钻孔
1)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2)开始钻进时,要轻压慢钻,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钻杆过分抖动,造成孔位偏斜。
3)钻进过程中每进尺0.5m或每2小时捞取一次渣样,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品编号保存于现场制作的留样盒内,渣样盒应写明桥梁名称、桩基编号、桩长、取样日期等基本信息,渣样分小袋存放,小袋外粘贴标签标明取样位置以便分析备查。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桩径、垂直度、钻机位置是否正常等,每钻进2-3米检查一次。
(3)施工准备
钻孔桩施工场地范围内进行清理,整平并夯实。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钻机性能和工程规模大小,做好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包括制浆池、储浆池和沉淀池)。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4)机械设备的选择和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桩的孔径、孔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机具设备、材料供应、以及劳力来源等因素,结合当地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研究,拟选用冲击钻及其配套设备。
2)钻孔灌注桩所需的混凝土由项目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供应,拌和能力满足要求,混凝土的运送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
3)储料斗容量应能满足首批灌注混凝土所需要的储备量要求。
4)主要机具设备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和调试,确保正常使用。
(5)护筒埋设
1)护筒采用钢护筒,高3-4米,特殊情况下采用双层护筒。
2)护筒内径比桩径大300mm左右。
3)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基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20mm,竖直度偏差不大于1%。
4)护筒顶端高出地面0.3米及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2.0米。
(6)泥浆制备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塑性指数大于25)(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桥规》表8.7.3规定。
(7)钻孔
1)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2)开始钻进时,要轻压慢钻,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钻杆过分抖动,造成孔位偏斜。
3)钻进过程中每进尺0.5m或每2小时捞取一次渣样,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品编号保存于现场制作的留样盒内,渣样盒应写明桥梁名称、桩基编号、桩长、取样日期等基本信息,渣样分小袋存放,小袋外粘贴标签标明取样位置以便分析备查。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桩径、垂直度、钻机位置是否正常等,每钻进2-3米检查一次。
- 上一篇: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2018/11/23
-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总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