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走出商品房绿化建设误区

2018-5-23 18:18:29      点击: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城镇的园林绿化建设,突飞猛进,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各地蓬勃发展的商品房开发,带动了大面积的绿化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珠江三角洲大小城镇,房地产投资逾千亿元。开发商互相攀比,竞相建造“高标准”的园林绿地,有的花园造价每平米超千元,比建房子的造价还高,导致不少商品房的绿化“变了味”,陷入华而不实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以环境艺术代替绿化


  当前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未能深刻认识居住小区绿化的主要目的,加之为了推销需要,普遍将绿化的地方变成铺装广场,把大大小小的雕塑、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布满各个角落。这些环境艺术“杰作”无疑给人们提供了“视觉享受”,但无法起到绿色植物所提供的改善居住环境质量的作用。


  (2)以铺草坪、栽花灌木代替绿化


  为使“黄土不露天”,全国各地大铺草坪,不少商品房开发商,以大铺草坪或栽植五颜六色的地被植物代替绿化,偶而种上乔木树种,也不过是草坪上的点缀而已。殊不知树冠浓密的高大乔木,不仅是园林艺术的骨骼,更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角。


  (3)盲目引入外地树种


  个别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制造广告效应,引入了一批每株价值数万元的原产热带非洲的“象脚树”。每当西伯利亚寒流横扫岭南时,这些“象脚”冷得“直打哆嗦”。盲目引入的外地树种由于“水土不服”而死亡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